众所周知,高水洗牢度分散染料生产过程的废水、废渣一直困扰行业的发展,使高水洗染料行业在公众眼中被视为“污染”的代表。最近由于行业污染问题而“名声大噪”的莫过于惊动中央的腾格里沙漠事件,这其中的主角就是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俗称还原物,尽管其用量小但却不可替代。
据中国化工报记者了解,随着高水洗牢度分散染料生产的集中化,还原物的生产也日益集中到了中国。目前,我国还原物的总产能从几千吨迅速上升为3万~4万吨。虽然还原物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但不少企业的生产工艺却没有根本改进。例如,传统工艺采用对硝基氯化苯为起始原料,通过甲醇、烧碱醚化以后,用硫化碱还原,这一步每吨将产生20吨高浓废水,COD高达20000以上。而后在大量硫酸介质下,用硝酸硝化,再用大量水稀释洗涤,这一步每吨还原物又要耗用98%硫酸5吨以上,最后变成30%浓度的含高浓度有机物废酸,如果采用国家已经明令淘汰的铁粉还原工艺,产生的高毒固废极难处理。
所幸的是,目前这种污染严重的技术已经被攻克。受惠于在间苯二胺产品开发上的技术突破,龙头企业浙江龙盛把加氢技术移植到还原物的还原环节,用清洁的液相加氢技术代替传统的铁粉还原技术,得到高含量的液状还原物产品,产品纯度明显提高,不仅消除了铁泥污染,降低了能耗,还提高了产品收率。此外,面对加氢工序的原料硝基物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稀硫酸,处理难度较大的难题,公司还研发出稀酸处理综合回用及洗涤水循环系统,新技术能够使吨产品产品收率提高10%以上,单位产品能耗下降60%,生产过程废弃物排减少(以COD计)60%以上。
随着采访逐渐深入,记者了解到,过去几年每次还原物出现停产、减产,都会引起高水洗染料市场的巨大波动。正是由于地位不可或缺,国内不少高水洗牢度分散染料企业都非常重视还原物的稳定来源。但由于新工艺与旧工艺相比,生产成本会高一些,加之一些地方环保执法不力,一些企业宁可用污染的老工艺也不愿意用环保的新工艺。因此必须加快对落后技术淘汰步伐,严厉打击环境违法,为清洁新工艺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进而构建更为稳定、健康的市场环境。
此外,高水洗染料行业以减少废水、废渣排放为重点的创新,从工信部大力推行的清洁生产技术中可见一斑。近期工信部印发的《17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中,高水洗染料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就占到4项。例如,高水洗染料膜过滤、原浆干燥清洁生产制备技术,可以从工艺源头提高反应的转化率,避免副产物生成;低浓酸含盐废水循环利用技术通过特殊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盐低浓废酸水进行多效蒸发、分离、精制回收再利用,在解决环保压力的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机溶剂替代水介质清洁生产制备技术用有机溶剂替代水做介质,减少有害物质芳胺的排放,产品品质得到了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