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在生产加工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其性能和效益,必须加强使用管理,并要精心维护。 一、概述
数控机床在使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器件的老化和机械部件的疲劳也随之加重,设备故障有可能接踵而来。因而数控机床的修理工作量也随之加大,设备维修的费用在生产支出中可能就要增加。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各种数控机床的结构将更复杂、操作与维修的难度也随之提高,维修的技术要求,维修工作量,维修费用都会随着增加。因此,必须不断改善数控机床管理维护工作,合理配置、正确使用、精心保养和及时修理,才能延长有效使用时间,减少停机,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体现先进技术的经济意义。
正确合理地使用数控机床,是数控机床管理维护工作的重要环节。数控机床的技术性能、工作效率、服务期限、维修费用与数控机床是否正确使用有密切的关系。正确地使用数控机床,还有助于发挥设备技术性能,延长两次修理的间隔、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每次修理的劳动量,从而降低修理成本,提高数控机床的有效使用时间和使用效果。
操作工除了应正确合理地使用数控机床之外,还必须认真的精心保养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程序故障、电器故障、机械磨损或化学腐蚀等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工作不正常现象,如松动、声响异常等。为了防止磨损过快、防止故障扩大,必须在日常操作中进行保养。
保养的内容主要有清洗、除尘、防腐及调整工作,为此应供给操作工必要的技术文件(如操作规程、保养事项与指示图表等),配备必要的测量仪表与工具。数控机床上应安装防护、防潮、防腐、防尘、防振、降温装置与过载保护装置,为数控机床正常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为了加强保养,可以制定各种保养制度,根据不同的生产特点,可以对不同类别的数控机床规定适宜的保养制度。但是,无论制定何种保养制度,均应正确规定各种保养等级的工作范围和内容,尤其应区别“保养”与“修理”的界限。否则容易造成保养与修理的脱节或重复,或者由于范围过宽,内容过多,实际承担了属于修理范围的工作量,难以长期坚持,容易流于形式,而且带来定额管理与计划管理上的诸多不便。
一般来说,保养的主要任务在于为数控机床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保养作业项目不多,简单易行。保养部位大多在数控机床外表,不必进行解体,可以在不停机、不影响运转的情况下完成,不必专门安排保养时间。每次保养作业所耗物资也很有限。
保养还有一种减少数控机床故障,延缓磨损的保护性措施,但通过保养作业并不能消除数控机床的磨耗损坏,不具有恢复数控机床原有效能的职能。
二、对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的要求
与机床接触最多,能掌握机床运转“脉搏”的是操作人员。他们整天操作机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机床各部分的状态了如指掌。他们在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方面做得如何往往对数控机床的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个合格的数控机床操作者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1.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工作勤勤恳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刻苦钻研技术;文化程度中专以上,并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2.熟练掌握各种操作与编程。能正确熟练地对自己所负责的数控机床进行各种操作,并熟练掌握编程方法,能编制出正确优化的加工程序,避免因操作失误或编程错误造成碰撞而导致机床故障。
3.深入了解机床特性,掌握机床运行规律。对机床的特性有较深入的了解,并能逐步摸索掌握运行中的情况及某些规律。对由操作人员负责进行的日常维护及保养工作能正确熟练,从而保持机床的良好状态。
4.熟知操作规程及维护和检查的内容。应熟知本机床的基本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日常维护和检查的内容及达到的标准、保养和润滑的具体部位及要求。知道本机床所使用的油(脂)牌号、代用油(脂)牌号、液压及气动系统的正常压力。
5.认真处理并做好记录。对运行中发现的任何不正常的情况和征兆都能认真处理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生故障,要及时正确地做好应急处理,并尽快找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修理过程中,与维修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对机床故障的诊断及修理工作。